五金这些摄影作品,将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用镜头捕捉中国年的独特韵味。从热闹喧嚣的庙会到温馨团圆的年夜饭,从喜庆的红灯笼到寓意吉祥的年画,每一帧画面都诉说着浓浓的年味,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深深的文化记忆。让我们一起,在这些光影交织的瞬间,感受中国年的温度,唤醒记忆中的年味。
2025年春节前夕,中国摄影网发起了以中国年味为主题的全国纪实摄影大展征集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摄影师的积极响应。
人们在春节期间走进博物馆了解年俗、体验年俗的同时,其行为本身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年俗。2025年1月30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在进行名为“过年”的非遗特色展览,展内有各种各样的非遗元素的物件,还原了70后、80后、90后儿童时代过年的许多场景2025“中国年味”全国纪实摄影大展投稿精选(三),唤起人们小时候的过年记忆。
潮阳英歌舞是流行于广东汕头潮阳、潮南 和揭阳普宁等地的一种民间广场舞蹈,它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25年1月30日,在大年初二,这支刚刚上完总台春晚的广东普宁英歌舞团队来到中国工艺美术馆让观众们能近距离欣赏表演。图中的小女孩穿着传统服饰,动作矫健,表情专注。她是团队中唯一的少年,也是唯一的女演员,展现了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025年2月1日,安徽歙县的传统鱼灯表演在北京首钢园的精彩呈现。鱼灯作为一项拥有600多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观众。在北京首钢园这个充满现代工业气息的文化园区中,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展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5年2月3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常安镇北周卦村,春节文艺汇演现场,村民喜悦地表演东北大秧歌。
2025年1月24日摄于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孩子放假了,爸妈带着逛街,孩子骑在爸爸的肩上,开心的沉浸在这浓浓的年味里。
2024年12月31日摄于深圳龙华。一个新婚新娘把自己的新家装饰一新,又临新年,真是节日新气象。
2024年2月2日,龙年前夕,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巴彦查岗苏木举行苏木那达慕(非遗)迎接新年的到来,来自苏木的1000多户的牧民纷纷亮出自己的和骑手参赛,作者及时抓拍各个环节,展示了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场面,体现了蒙古族牧民在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幸福形态。
安阳市县前街夜色如诗如画,古朴的街道上挂满了红色的灯笼,仿佛一串串璀璨的明珠,在夜空中熠熠生辉。传统的中国龙图案绘制在灯笼上,每一笔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夜色中,街道两旁的古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得庄重典雅,散发出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
潮汕英歌舞作为“中华战舞”,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舞蹈特点、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社会影响与意义。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2025乙巳蛇年,用镜头记录下了一家人除夕的温馨瞬间:清晨拜神,虔诚祈愿;全家齐心协力做年糕、打丸子,乐在其中;春联添彩,喜庆满溢。中午时分,祠堂内阳光洒落,拜神活动正酣,人声与香烟交织,热闹非凡;夜幕降临,年夜饭佳肴满桌,家人欢聚;满载祝福与好运的红包,轻递孩子们手中。烟花璀璨绽放,映照幸福脸庞,为除夕画上了完美句号。新的一年,在此祝大家,开局好运,永远上上签!
2025年1月30日,新年(初二)的夜晚,在上海外滩苏州河畔,上海东方明珠(已向世界高塔倡议点亮中国红)、上海标志建筑“三件套”,与光陆大楼外墙上显现出红瑞蛇的光影,以及汇合苏州河上行进的游船,形成了魔都春节的浓烈氛围和美景。此刻,我用相机拍摄下了这节日大都市的风光。
摄于2025年1月29日成都彭州市龙兴集,首个“非遗春节”,龙兴集“万事龙兴迎新年”系列活动集合彭州特色资源,开展龙兴塔夜游、灯光秀、非遗大集、民俗巡游、艺术装置展及美食年货市集等特色活动。